《正面抗日戰場(第1部):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講述了:清朝政府徹底覆滅之後,進入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仍然陷于一片軍閥割據的紛亂局面。亂世之中,草莽出身的張作霖脫穎而出,依靠自己的謀略,過五關斬六将,成為北洋軍中的奉系派别首領和北洋政府的最後一個掌權者。為了與對手“争奪天下”,這位“東北王”既需要借助日本的力量,又要對日本入侵和控制東北的企圖保持着一定戒心,甚至采用虛與委蛇的辦法應付。日本關東軍先是通過“皇姑屯事件”暗殺了張作霖,接着又突襲沈陽,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抗戰開始,中國近現代史上禦侮自強的一部恢宏詩篇由此展開卷軸。
本書以“九一八”事變前後中日政局為參照,以“九一八”事變為鋪墊,通過馬占山抗戰、“一二八”會戰、國聯外交等生動的曆史畫面,着力展現在這個大時代背景下紛紛登場的各類人物的形象,并刻畫了中日兩國在外交、戰争上的曆史糾葛以及“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全方位殊死角逐。
這是一個關于抗戰但又不僅限于抗戰的長篇曆史故事,作者想集中闡述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近代曆史的形成固然有着一定的必然規律,但能夠構成并延續這一發展鍊條的,更多的還是無數的偶然和精彩瞬間,而值得我們回味和反思的地方正在于此。
《正面抗日戰場(第1部):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适用于:大衆讀者、國共兩黨的人、曆史愛好者、有抗日情緒情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