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羅尼亞語版的《喪鐘為誰而鳴》 青春是插在冰冷槍管中一朵四月的花 血腥的戰場、甯靜的鄉村生活、以愛戀為名義的利益交換……一部關于幻想毀滅、理想破滅、青春幻滅的永恒經典。 《不定的榮耀》是一部加泰羅尼亞語的經典文學作品,主要描寫了西班牙内戰時期幾個年輕人的經曆。他們的苦難、懷疑、英勇事迹、犧牲等體現了“四月天不确定的榮耀”(莎士比亞語)。作家胡安·薩雷斯親曆了西班牙内戰,他從加泰羅尼亞角度、從戰敗方的無政府/社會主義者角度書寫這場戰争和戰争中的年輕人,将他的經曆提煉成永恒的故事,講述了受挫的愛情,失去的青春和壓抑的幻想。全面展現了西班牙内戰的複雜性,側重描繪動蕩時期的氣氛與個人生活。 小說的核心是年輕女子特裡尼與她身邊的三個青年男子在巴塞羅那内戰時期的經曆。第一部分描寫特裡尼的戀人路易斯前往阿拉貢前線,尋找好友索雷拉斯、參加戰役(主要描寫了血腥的戰場、甯靜的鄉村生活、以愛戀為名義的利益交換);第二部分描寫特裡尼在被圍困的巴塞羅那的生活,她獨立撫養孩子小拉蒙,同時與索雷拉斯通信,訴說每日生活和自己的心理變化,卻不知道對方已經暗中與敵營勾結;第三部分描寫暗戀特裡尼的助理軍醫克魯埃爾斯被派遣到巴塞羅那幫助平民轉移到安全處所,在戰争中得以喘息。 書名源于莎士比亞的詩句“The uncertain glory of an April day”,作者認為這是對該小說最好的概括。小說的叙述方式變換三次,來表現三個主人公的不同視角與内心世界。年輕是什麼?是一件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的事物,波德萊爾曾說過,也許所有的青春就是一場被四月天裡不定的榮耀的閃電留下印迹的晦暗的風暴。青春的愛情、年輕生命的逝去與犧牲、理想的幻滅,戰争背景下,青年的所見所聞及其經曆都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表現,情感真摯。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奧威爾的《緻敬加泰羅尼亞》都是以西班牙内戰為主題的小說,本書的獨特之處在于,作家展現了參戰各方的多重視角,并不因加泰羅尼亞的背景而偏頗一方,全面展現了西班牙内戰的複雜性,同時也表達了對極端環境中被命運推向無奈抉擇的個體的審視。 ★三個男人,一個女人,一場戰争。一部關于幻想毀滅、理想破滅、青春幻滅的永恒經典。 ★“愛的春天如何像四月天不确定的榮耀。”從莎士比亞延續下來的對青春的神化。我們的青春如此短暫,但榮耀的一刻即是永恒。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以西班牙内戰為背景,探讨戰争中的生與死、愛情與責任、個體追求與整體命運等人類性問題。 ★關于西班牙内戰真正的本土化描寫,加泰羅尼亞語版的《喪鐘為誰而鳴》。 ★戰後加泰羅尼亞時期最重要的叙事聲音之一,被翻譯成法語、德語、荷蘭語、英語等多種語言,《經濟學人》2014年十佳小說之一。 ★相比之下,胡安·薩雷斯使海明威顯得單薄甚至貧乏。這本書是豐富且值得推薦的盛宴。——《科克斯書評》 一部充滿了哲學、宗教及文學上的沉思的交響小說。——《紐約時報書評》 幻影、虛幻的夢境和散落的木乃伊給了這部小說幻覺般的氣質,與戰時荒誕的黑暗漫畫完美契合。——《出版者周刊》 在這部勇敢描寫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戰的小說中,加泰羅尼亞作家胡安·薩雷斯喚醒了當時混亂且充滿毀滅性的真實生活,但更令人難忘的是在充滿矛盾的戰争中想要生存下去是怎樣強烈的一種感覺……小說由一群年輕的聲音展現,在憤怒的生活中各自表達。——《今日曆史》 加泰羅尼亞語作家胡安·薩雷斯講述了關于愛、信仰、友誼和理想的多層故事。既有哲學性與悲劇性,又有趣、誠實、技藝精湛。相比之下,胡安·薩雷斯使海明威顯得單薄甚至貧乏。這本書是豐富且值得推薦的盛宴。——《科克斯書評》 小說中穿插着尖刻對話、哲學迷思和黑色幽默,帶有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生動影像。《不定的榮耀》表達了在一場對抗法西斯主義的戰争中,一代加泰羅尼亞年輕人理想和青春的幻滅。——《文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