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教化主題鴻篇巨著,德語直譯經典重現! 整合大量英文版作者注釋和添加譯者注釋,新增10萬字精彩附錄 複旦大學曆史學系張巍教授作序導讀,黃洋、陳嘉映、程炜等衆高校學者誠摯推薦 # 學者推薦 # 耶格爾的經典名著Paideia從教育理想和文化理想的獨特角度,對希臘文明的特質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是最具啟發性的希臘文明史著作之一。 ——黃洋,複旦大學曆史學系教授 今日的曆史學和語文學研究長于細節和局部,卻無意也無力駕馭整體。隻有采取《教化》那樣的宏闊視野,才能讓我們重新思索古希臘文化的兩個根本問題:如何從整體上把握古希臘文化的精神實質?古希臘文化的精神實質有何獨一無二之處? ——張巍,複旦大學曆史學系教授 耶格爾的《教化》不僅是一本關于古典希臘的巨著,也是一面關于德國甚至 世紀歐洲文化的鏡子。它試圖重新全面地解釋古典文化的成功并再次喚起學習古代的熱情,但伴随着本書寫作和出版的實則是戰亂、極權和古典文化不可挽回的失敗。因此與其說是學術上的成功,不如說是曆史的教訓,使得《教化》成為一本今天必讀的經典之作。 ——程炜,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在哲思的開端處,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哲思都與教化相連。教化,paideia,意在培養人品,什麼是人,什麼是品,這是哲思的根本關懷。耶格爾的這部《教化》深入地闡述了這一根本關懷。展讀之際,不禁對當今的哲學感到迷惘、失望。不過,人的精神結構早已改變,不再有仰之如泰山北鬥的教化者。在一個人人都是普通人的世代,如何在對話中開展哲思,教化世人、教化自己,還需要更加切合現實的重新思考。 ——陳嘉映,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讀過的關于希臘的最具啟發性的作品。 ——伊迪絲·漢密爾頓,《紐約時報》書評 《教化》是為普通讀者準備的,它可能是上帝給予教育工作者的禮物,因為它以清晰而吸引人的形式,向讀者呈現了一個全面覆蓋希臘社會和文化的核心觀念。 ——埃德蒙 · 威爾遜,《紐約客》 # 内容簡介 # 《教化:古希臘的成人之道》 原書為三卷本,德文版出版于1934—1947年。第一卷“早期希臘”和第二卷“阿提卡精神的高峰與危機”描述了希臘文化在古風和古典時代的基礎、成長和危機,以雅典的崩潰而告終;第三卷“偉大教育家和教育體系的時代”處理了古希臘在柏拉圖時代的思想史。在這個時代,希臘失去了這個世界上所珍視的一切——國家、權力、自由,但仍然堅持着教化的傳統和理念。教化在書中作為研究希臘文化整體的基礎,用來解釋希臘性格形成的曆史過程與他們建構理想人格的思想過程之間的互動關系,該書構成了對整個早期和古典時期希臘教化傳統的重要綜合性考察和對西方文明基礎的深刻而永恒的研究。正如耶格爾所言:“本書不僅面向學界,也面向所有在我們延續數千年的文明陷入今天的生存危機時再次尋找通往希臘文明道路的人。 ” 《教化》德文版和英文版并行,本譯本以De Gruyter出版社于1934—1947年出版的三卷德文本為基礎,同時整合大量的英文版作者注釋和添加了譯者注釋。除此之外,本書還專門收錄了耶格爾晚年所著的 《早期基督教和希臘教化》(Early Christianity and Greek Paideia,哈佛大學出版社,1961年)全文,以及牛津大學教授雅希·埃爾斯納(Jaś Elsner)的相關評論文章——《教化:古代的概念與現代的接受》[Paideia: Ancient Concept and Modern Reception,Int class trad (2013) 20:13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