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著

蒲松齡(1640-1715年),字留仙,山東淄川人。出身于書香門第,至其父親蒲架棄儒經商。後家境衰落,生活清寒。他19歲參加科舉考試,連中縣、府、道的第一,人為秀才。但此後卻屢試不第,直到71歲才援例出貢,五年後去世。他一生除當過江南寶應知縣孫意的幕僚外,終身都在本鄉設帳授徒。這樣使他有機會大量接觸下層民衆、讀書子弟和鄉紳地主,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情感。從20歲開始,他注意收集各類傳說故事,據說他在大路邊設置煙茗,邀請過客述奇說異,然後加以潤飾創作(見鄒弢《三借廬筆談》)。按他自己話說:“才非幹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彩”(《聊齋自志》)。經過20多年苦心勤作,寫成《聊齋志異》。